您的位置:中山红木家具网 >> 红木资讯 >> 红木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红木行业新闻
乌木逢春 收藏正当时
来源:新浪家居 2012-12-12 发布:中山红木家具网  编辑:service_328f_ling
摘要:随着逐渐显于地表,乌木的价值开始被人认识,而刚刚起步的乌木收藏热更是一个难得的投资良机。
关键词:乌木收藏

  四川乐山市沙湾区谭坝乡大同村村民李建友在自家屋后发现一小截乌木,遂以8000元的价格签了买卖合同。当买家周某将乌木整根挖出来时,发现竟然有11.5米长、直径更是达到了1.2米。前两天,有人向周某出价200万元购买乌木。也有业内人士估算,该乌木至少价值五六百万元。

  “乌木由来世上稀,可同珠玉斗京畿。泥潭不损铮铮骨,一入华堂光照衣。”数千年前,由于地质变化,一批古木被埋于地下,在特殊生态条件下不但没有腐化,反而吸取万物之精华,形成了介于木石之间的灵性物——阴沉木,俗称乌木。随着逐渐显于地表,乌木的价值开始被人认识,而刚刚起步的乌木收藏热更是一个难得的投资良机。

  千年锤炼,成就稀世珍宝

  乌木学名“阴沉木”,它并不单指任何一种树木,而是久埋于地下未腐朽的多种木材的集合名称。在中国民间,阴沉木就是指炭化木,常被称为“乌木”,而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木”。目前尚未在国外发现,在中国也主要集中在川蜀地区。

  远古时期,因突如其来的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地质变动,生长千百年的古老树木被深埋在地下或江河湖泊的泥沙中。这些树木在隔绝氧气和高压的环境中埋藏成千上万年,经河水、沙石的长年浸泡和磨压,材色变为暗褐色或黑色,材质也有所变化。乌木通常在地下埋藏3000年到40000年。

  乌木的独特之处在于两个方面:

  就其性质来说,乌木已超出了木头的范畴,更应将其列为“珍宝”。乌木因长期埋于地下,正处于向化石转变的阶段,特性介于木石之间。经大自然千年磨蚀造化,它兼备了木之古雅与石之神韵,质地坚实厚重,色彩乌黑华贵,断面柔滑细腻,且油性大、耐潮、有香味,不腐不朽、不怕虫蛀,浑然天成,集“瘦、透、漏、皱”的特性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因此享有“植物木乃伊”的美誉。优质的乌木价值远胜紫檀。

  就其数量而言,由于乌木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数量非常稀少。在我国,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民谚。乌木的不可再生性,使其成为稀有之物。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乌木家具及乌木雕刻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乌木更加稀少。据传窃国大盗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皇帝梦”没做多久一命呜呼,为了显示曾经有过的帝王身份,其家人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家财觅得乌木,为其拼了一副棺木。这些虽是历史笑谈,但从中也看出了乌木贵在难求。

  东方神木,蕴涵三大投资价值

  首先是艺术价值。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更因为乌木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成为了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很适于表现细腻传神的作品,远远不是一般木头所能企及。利用乌木独有的材质、古奥的神韵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制作的家具和艺术品,是自然与人文的高度融合,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而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更是成为收藏佳品。

  其次是科研价值。由于乌木为自然产物,因此对于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对植物物种的鉴定都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如四川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测定,该地区的乌木年龄为3200年左右,由此,考古学家通过对三星乌木的检测复原了当时的生存环境,进一步破译了三星堆出土大量象牙的古谜。

  再次是药用价值。因乌木属性为纯阴,古籍中就有入药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乌木甘、咸、平、解毒,又主霍乱吐痢,取屑研末,用温酒服。”在古代,达官显贵也喜爱将乌木家具、乌木艺术品视为辟邪之物。更为神奇的是,乌木不但是一味中药,卫气营血,而且其散出淡淡的药香,常亲近也可调理身心、神清气爽、延年益寿,所以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神木”。

  近10年来,一些投资者看到了乌木的价值和前景。但由于对乌木及其制品的开发尚处在一个无序的散乱状态,大部分乌木都是由农民在田地、河水、森林挖掘出来的,再根据各自挖掘成本转手出卖给行业商人,因此,相关收藏市场的行情也很难有较为统一的概论。

  受市场和政策影响,当下算是投资乌木的好时机。市场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乌木收藏刚刚起步,大多数投资者仍然处于认识过程中,因此价位仍然较低。

  政策角度,从地下开采出的乌木理论上属于国家资源,只是目前针对乌木开采尚未有明确规定。随着相关部门对乌木文化、科研价值认识的提高,未来很可能会限制开采,或通过加税等方式提高收藏投资的成本,乌木及其制品的流通数量因此会减少,物以稀为贵,市场价格自然就会上涨。(编辑 田田)

中山红木家具网特别提示:任何网站、媒体转载本站原创文章则一定要写明文章出处为:中山红木家具网,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最终解释权归中山红木家具网所有,如有疑问请与我站编辑部的联系,电话:0760-88881272-8005。